
張民冠醫生指,沿著脛骨前邊緣或內側邊緣的疼痛,通常稱為脛骨骨膜炎。這種情況在跑步和跳躍的運動員中很常見。通常是由於執行過多,過快的運動而引起的。患有這種情況的跑步者通常會告訴醫生,最近有訓練的改變,例如增加通常的步伐,增加距離或改變跑步路徑,過久沒有訓練,或是在下坡時,特別容易出現脛骨骨膜炎的情況。脛骨前部的脛骨骨膜炎稱為前脛骨骨膜炎。後脛骨骨膜炎會導緻小腿內側邊緣疼痛。
脛骨骨膜炎通常是由於過度使用造成的

張民冠醫生指腳的重復性運動會使在脛骨肌肉附著到脛骨的地方造成傷害。久而久之,肌肉的邊緣可能開始從骨骼拉開。受傷的肌肉和骨旁的覆蓋物(骨膜)便可發炎。
過度使用最常發生在加強訓練後,因增加運行速度和距離並在堅硬或有角度的表面上跑步而引致的。穿著設計不良的鞋子或鞋底過度磨損也有機會導致過度使用。
前脛骨骨膜炎也會影響初跑的人,例如慢跑,短跑或參加需要快速啟動和停止的運動。不正確或是突如其來的力量可以令脛骨前肌增加壓力,使其變得發炎。每次向前移動時,脛骨前肌必須收縮和擴張以控制前腳掌著陸。下坡跑步時,對這塊肌肉的需求更大,以防止前腳掌打落地上。
後脛骨骨膜炎通常是由腿和腳的不平衡引起的。小腿緊張的肌肉失衡會導致這種情況。足部不平衡,例如足弓平坦(稱為內旋),也可能導致後脛骨骨膜炎。隨著腳步的扁平化,脛骨後肌被拉伸,導致其反复牽拉到脛骨上。脛骨後肌的附著最終被破壞,導緻小腿內側邊緣的疼痛和發炎。
脛骨的應力性骨折是常見的問題

起初可能具有與脛骨骨膜炎相同的症狀。應力性骨折是骨骼脆弱區域的裂縫。在堅硬的表面上奔跑或脛骨肌肉承受巨大壓力而產生的持續壓力會削弱並最終使脛骨骨折。試圖忍受脛骨疼痛的人有時最終會在脛骨發生應力性骨折。
如果肌肉內受傷後壓力升高,它也會擠壓更大的血管和神經。張民冠醫生解釋患者可能會感到小腿和腳發涼,麻木和腫脹。如果壓力增大並且不加以處理,則可能導致腿和腳嚴重組織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