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管綜合症

腕管是由腕橫韌帶及腕骨組成的管道,管道內藏正中神經及九條肌腱。手腕過度勞損,會令腕內肌腱發炎,或腕橫韌帶硬化增厚,壓逼正中神經。
張民冠醫生解釋它的症狀﹕

拇指、食指、中指及半截無名指麻痺、疼痛及感覺異常,拇指乏力,徵狀尤於夜間出現,痺痛的不適感,往往會中斷患者睡眠。
骨科專科張民冠醫生指出,視乎使用的頻繁程度,用家如不停操控觸屏電子產品長達數個月,已有可能誘發筋腱發炎。「例如不停且用力使用,或不停重複相同的操控動作,如『捽』、『拖』等,均會加大筋腱勞損及發炎風險,而時常屈曲手部握著電子產品,亦會加大腕管壓力,誘發腕管綜合症。」
喪失手部工作能力

拇指腱鞘炎引發的手部痛楚,會令患者手部無法活動,影響日常工作,而板機指長遠會令筋腱慢慢收縮,收縮後即使以手術治療,手指亦無法完全伸直;腕管綜合症發展至後期,麻痺感會逐漸演變成疼痛,拇指對下的大魚際肌會萎縮,手掌乏力,令手部喪失工作的能力。
故三種病症的徵狀一旦出現,均有必要及早處理。張民冠醫生表示,處理以上三種問題,除非患者已出現肌肉萎縮,非即時動手術不可,否則最先還是會採用保守治療,無效的話才會考慮手術。
骨科專科醫生張民冠醫生解釋:治療方法

姆指腱鞘炎/板機指
1) 建議患者減少操控觸屏電子產品,避免勞損;
2) 易服用消炎止痛藥,拇指腱鞘炎患者可戴手托,以穩定魚際肌,讓其休息,直至痊癒;板機指患者則服藥及做手部向後拉筋等物理治療運動;
3) 如仍無效的話,可注射低劑量類固醇;
4) 以上方法未能奏效者,可透過手術放鬆筋膜。
腕管綜合症
1) 建議患者避免屈曲手腕工作,必要時服用消炎止痛藥物,並帶手托六星期,穩定腕管,並密切觀察情況;
2) 無效則會進行肌電圖或神經導電檢查,以確定徵狀是由腕管神經線受壓引起,排除頸神經線受壓的可能;
3) 確診的話可嘗試注射類固醇;
4) 如仍無效,則需進行腕管鬆解手術,切斷腕橫韌帶,擴闊腕管空間。
最後,張民冠醫生提醒大家
只要及早處理,以上三種情況,大部分人均能透過保守治療痊癒。「七、八成患者於接受物理治療、服藥及減少重複動作後,已能痊癒;餘下的兩、三成,注射類固醇後,當中有九成患者也會痊癒。故真正需要接受手術的,其實為數極少。而關鍵就在於要儘早處理,尤其是在肌肉萎縮前便接受治療,日後便能有效減少,甚至避免麻痺、乏力等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