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專科張民冠醫生指出,運動時應盡量補充身體的礦物鹽。補充水份當然非常重要,更應該在運動期間不斷補充。但如果這不可行,可在運動之後飲用含電解質的運動飲料,以補充身體對鹽分的需求。其實,家長不用強迫子女飲水,因為當他們口渴時,他們的腦袋會自行發出信號,直至他們飲水為止。

張民冠醫生解釋:如何處理一般的運動創傷?

冰敷或冷凍包紮都適合應用於絕大部分的運動創傷。大家應謹記「RICE」這個簡單的方法:R是rest(休息)、I是ice(冰敷)、C是compression (加壓)、E是elevation(升高)。冰敷、加壓和升高的步驟能有效減低腫脹,而休息則可減低患處繼續受傷的機會。「RICE」已獲得證實能大幅縮短康復的時間。不過大家要注意冰敷或冷凍包紮的時間,因為時間過長會引致不必要的不適或損傷。
如何可以立即判斷子女有否拉傷或肌肉勞損?

痛楚通常是第一個徵狀。幾小時後,你會見到受傷範圍腫起來,而且患處會較溫熱。張民冠醫生表示,這是因為患處的血液流量會增加。受傷肢體的活動能力也會大幅下降;拉傷腳的小朋友會一拐一拐地行走,因為任何肌肉活動都會引起患處極度不適。